如何防止環評后置變“空置”?
來源: 南方日報
一邊是商事登記改革給企業松綁,另一邊是環保監管要求趨嚴 “拿到工商執照沒幾天,環保局就有人上門了,仔細告訴我應該怎樣履行環評義務,才可以營業。”近日,東莞某新建酒店項目負責人陳先生拿著一疊剛做完的環評報告,遞交到大朗行政服務中心環保窗口。如符合條件,最多15個工作日內,陳先生就可以收到由鎮環保局寄送過來環評報告的批復。 近年來,在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的大潮下,不少地方試水將原來前置于工商登記的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改為后置或者并聯,也就是說企業無需經過環評,也可以先拿到工商執照。 今年6月,工商總局發布最新的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目錄中,并沒有環保審批事項。該局負責人隨后接受中國政府網訪談時指出,“任何地方、任何一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都不能再增加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這意味著取消工商登記的環評前置允許在全國推行。 與此同時,今年起實施的新環保法加大了對環評“未批先建”、“擅自變更”等違法違規情況的處理要求,環保部門除了責令停止建設,處以罰款外,必要時可責令恢復原狀。人們對環評成為防止污染的第一道防線寄予厚望。 兩者如何做到兩全其美?對此,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簡政放權、清單管理的大形勢下,環保部門也順應時勢實施環保審批改革,環保審批非禁即入、審批后置成為新常態,如何做好改革后的環境監管,做到“寬進嚴管”“放而不亂”,這是值得各地在改革中思考的問題。 南方日報記者 謝慶裕 通訊員 黃慧誠 李佳偉 發自東莞 現象 取消前置增加監管難度 每到月底,東莞市環保局審批部門工作人員都會仔細對比各鎮區的審批數據,他們特別關注環評后置之后,環保審批率有沒有下降。“現在對于企業來說,減少了負擔。精簡審批事項,簡化審批程序是改革的大勢所趨。但對于環保部門來說,要防止企業漏辦環保手續而出現問題,監管壓力更大了。” 在2012年和2013年初,東莞市環保局就相繼出臺《推進企業登記注冊行政審批試點改革操作細則》與《東莞市環保系統商事登記后續監管實施辦法》,將所有環保許可審批事項分兩次從工商登記注冊前置改為后置,并一律取消在環保審批過程中原執行的涉及其他政府部門的前置事項,以及取消市環保局設定的有關內部業務互為前置事項。此外,原來環評正式申報前的預審環節也一并取消。 也就是說,現在環評不再作為工商登記的前置條件,企業不需再出示環評,也可以拿到工商營業執照。 為最大限度為企業節約時間,除了“前置”改為“后置”,東莞環保部門也對后置事項的審批時限進行了縮短。該負責人介紹說,一般項目的報告表項目,在15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 為了在環評上進一步簡政放權,2014年4月東莞再出臺政策,試水環評豁免審批及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管理。對無明確規定且不涉及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不存在噪聲廢氣擾民、沒有明顯污染物排放或造成生態影響的建設項目,試行豁免審批管理。 “例如不涉及土建的書店、服裝店、網吧以及中小型停車場等,共有8大行業中42個項目類別納入豁免審批管理,項目建設單位可以不辦理環評審批手續,大大減少了審批事項,服務中小微企業發展。”市環保局工作人員說。 而像占地面積不滿2萬平方米的酒店、辦公用房、房地產開發等13個原來需環評登記表的項目,則納入備案制,建設單位從網上申報備案的,審批時限縮短為不超過5個工作日;通過窗口辦理備案的,審批時限縮短為不超過1個工作日。“東莞企業眾多,精簡審批事項,簡化審批程序,一方面提高了企業辦事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突出監管重點,騰出精力對一些環境影響較大、社會高度關注的項目實施嚴管。” 在東莞一些基層環保部門人士看來,豁免和備案是有的放矢地減壓。但在取消環評前置之后,卻是對事中事后監管的加壓。最明顯的情況是,剛開始后置的一段時間,環保投訴量明顯增加,主要是未經環評批復而建設營業的小企業增多。“像一些五金加工店,以為自己沒污染,拿了工商執照就開業了,之后屢屢遭到市民投訴,我們去查的時候發現根本沒有辦環保手續。” “后置不能變成空置,況且新環保法加大了處理要求。不能讓企業覺得拿到營業執照,就萬事大吉了。”該局工作人員說。 應對1 主動服務堵住審批漏洞 如何堵住環評審批后置之后,可能滋生的監管漏洞?部分項目允許環評豁免后,如何杜絕企業為了納入豁免而瞞報虛報?這是橫在當地環保部門面前的一道難題。 “很多企業,特別是小作坊、個體戶,他們不是不愿意環評或者備案,而是根本不知道有這回事。對此,環評取消前置之后,我們從企業的工商登記階段,就提前介入,主動服務”東莞市環保局負責人說。 在東莞大嶺山、鳳崗兩鎮的工商分局辦事窗口,當地環保部門就設有環保前端服務試點,由環保審批業務人員在工商辦事窗口駐點辦公,現場為企業、群眾提供環保審批指導服務,“如果是登記表項目,現場就可以指導他們填寫遞交,如果需要環評審批的,則提醒他們委托環評單位及時做好環評”。 東莞商事登記制度改革試點之一的大朗鎮,中小微企業眾多,前端服務更深入到“點對點”。 “我們用主動上門的形式,向企業發出環保業務辦理告知書,并督促指導企業辦理相關環保手續,落實建設項目環保‘三同時’等要求。”大朗環保分局審批股股長阿峰說。 記者來到大朗行政服務中心的環保窗口,僅有零星的市民在此辦理環保手續,看起來有點冷清。“這是因為我們‘點對點’到企業現場告知后,企業只需要到辦事窗口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去。”窗口辦事員小朱介紹。 阿峰說,“如果要做環評報告的,我們上門時會要求其委托環評機構進行環評,再將做好的環評報告送到辦事窗口,我們審批完后郵寄回去。如果是備案登記表的,我們在上門時就指導他們填寫,現場收回,再將回執郵寄回去。”以大朗來說,環境影響登記表項目占了九成以上,這意味著大部分企業完全不需為了環保手續跑辦事窗口。 既然企業還沒做環評就能拿到工商執照,那環保部門如何知道哪些企業需要辦理環保手續?當中的難點在于環保與工商部門的信息對接。 對此,大朗鎮市場監管網上平臺專門設有商事登記管理一欄,環保分局的工作人員只需打開該平臺,就可以隨時導出實時更新的該鎮的商事登記企業名單以及基本資料。“我們會將這些名單和資料做成一張表,然后用關鍵字篩選出需要特別關注的類型。例如經營范圍是加工、生產的,基本都需要做環保手續。”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初步篩選出名單后,哪些企業是要辦環評報告書(表),哪些可以直接備案,哪些是可以豁免的,還需要環保部門人員逐一到現場甄別確認。 應對2 “寬進嚴管”嚴查污染隱患 除了主動服務,應對環評后置與簡化審批程序的另一個經驗是“寬進嚴管”。在阿峰看來,雖然逐家現場甄別比較麻煩,但一來可以順便當場告知并指導其辦理手續,另外對于一些未批先建并產生污染的項目,也能及時查處。 去年,大朗環保分局人員到場甄別項目時,就在當地犀牛坡的一家小型五金廠發現有廢水排放。“該廠還沒辦任何環保手續,剛好在擬定為水源保護區的地方排放工業廢水,是法律不允許的。我們隨即通知環監執法人員對該廠未批先建的行為予以查處并取締。” 一年來,大朗鎮有80多個項目經過提醒仍沒有辦環保手續,均移交環境監察部門處理。今年3月,環保部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影響評價違法項目責任追究的通知》要求,在責任追究完成前,各級環保部門不得通過其環評審批或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也就是說,這些項目即使能夠補辦手續,也要查處后才能補辦。” 為做好大量的商事主體后續監管工作,東莞市環保局還發動社會力量,創新地推出村級環保協管員制度,要求各鎮街環保分局在村級設立專職(或兼職)環保協管員。各環保分局在具體工作中,可結合自身實際,發動村級環保協管員參與到現場核實、政策宣傳、督辦等后續監管工作中,充分發揮協管員就近監管的作用,減輕環保分局監管壓力。“同時我們也規定,村級環保協管員不得代替環保分局進行執法,不得制作執法筆錄,發現企業違法行為,應及時上報環保分局跟進查處。” 除了嚴格后續監管,對于環保部門自身的督促來說,東莞還建立了商改工作通報機制。對各鎮區環保分局商事登記改革業務辦理情況及環境執法情況進行每月一次排名通報,并抄送當地政府,對連續3個月排名倒數3名的分局,由紀檢部門約談其主要負責人,以此全面強化環保分局屬地監管責任。“排名的方式還是很有效,去年排名倒數的幾個分局,今年審批率都明顯上升。”據初步統計,近一年東莞經核實需辦理環保審批手續的商事主體占商事登記數量約13.7%,審批率提升到84.57%。
相關資訊
同類文章排行
- 污水處理設備哪家比較好?
- 東莞環評一定要做嗎?
- 東莞環評_環評需要什么條件?
- 常見的廢氣處理方法-(在線咨詢)廢氣治理方案
- 工業廢氣治理方案-工業廢氣治理-臺富環保(查看)
- voc有機廢氣治理-臺富環保(誠信商家)
- 東莞環評公司-臺富專業環評辦理
- 東莞廢水治理方案,臺富環保-廢水治理設施
- 專業承接各類廢水處理工程
- 廢氣在線監控設備價格-臺富環保(在線咨詢)-廢氣在線監控設備
最新資訊文章
- 污水處理設備哪家比較好?
- 東莞環評一定要做嗎?
- 東莞環評_環評需要什么條件?
- 常見的廢氣處理方法-(在線咨詢)廢氣治理方案
- 工業廢氣治理方案-工業廢氣治理-臺富環保(查看)
- voc有機廢氣治理-臺富環保(誠信商家)
- 東莞環評公司-臺富專業環評辦理
- 東莞廢水治理方案,臺富環保-廢水治理設施
- 專業承接各類廢水處理工程
- 廢氣在線監控設備價格-臺富環保(在線咨詢)-廢氣在線監控設備
您的瀏覽歷史
